人物
时段
朝代
“邵若愚”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道德真经直解叙事 南宋初 · 邵若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四
据《史记》,略曰老子为守藏室之史,周衰,遂去。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终。
缘其史有上下篇目之文,后人因之,上卷说道,下卷说德。
今以理考,道、德混说,无上下篇,此史辞之流言,今以除去。
又不知何人不审正文前后本意,分为八十一章,惟务其华,图象阳数。
此以戏论,无益于人,今亦除去。
又创立篇名,狭居其事,言理不当,今亦除去。
此书义不连环者,当时关令不解徵问,而老子自陈其事,或引前圣之语,所以文意断续。
其辞重叠者,如父母慈心,训之切切。
其间干涉国务者,盖老子叹当时之风,乃周朝之事也。
其间犯讳,若改易之,经久恐失本意。
据令云经史旧文则不避,及书籍传录,为字不成。
此书笺注者多,虽能于理则不中,虽辩于事则无法。
只如注玄牝为口鼻,是不中理也;
死之徒为涅槃(梵语涅槃,秦译无为。),是不中事也。
如是胸怀,臆注语言,散失者不欲备举,其由未至于道也。
孔子志于道,缘道无形,据于有形之德,以德为立基之本,本立而道生,以其渐者也。
岂可殢德而不进道
此所谓过其门而不入其室也。
如志于六艺,浮游于德,以术为道,认秽汁为精,以钝浊为朴,迟速为性,拱手不动为无为,不食滋味为恬惔,傥来适去为自然,休妻独寝为清静,如此之徒,不可与言至道。
如《抱朴子》第八卷云「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汎论,较略耳」。
其中了不肯首尾全举其事,有何承按者也?
盖其人多言房中及黄白术,执有为为事,将好利淫心测度无为之道,是故不知首尾。
又况不及此子者乎?
又直以轻举者为上士,修道德者其次。
夫举身隐形,变化物象,在禁为妖。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以其无所益也。
老子所著,长生久视,务在进道,而不专取。
且神仙之人居止三山,不离于地;
跨凤朝帝,亦不离天。
居天地之间,兀兀然寿千万岁,暂时易短为长,报尽还复于死。
若不进道,何异大椿耳!
此非论说是非,恐殢神仙之术,不进于道。
万类惟人最贵,最贵不誉食誉衣,惟人能了达死生,莫为尘缘放过。
忽尔死之将至,此事不是临期,设或沉没他途,万劫千生难遇。
若愚得之不易,历学勤苦,二十馀年,始悟本来。
然而大道无言,借有言以显道,故语言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言。
若以见闻觉知,卒难了悟
今居钱塘,邂逅遇清河居士,相与投机,因论此经,教中最上,缘为注者辞博多文,世人为文所障,是故难知义趣。
道德无多事,若正注相挟,直截易解,令人一见开发,闻言德,即德见道,以此不辍,是为报祖。
而求正文,凡得三,今以朝御览一本为准。
今所为注,凡言德者,事涉孔氏之门,言其大道虚寂,理准佛乘之旨,以儒、释二教为證,撮道德合为一家。
惟恐根钝福薄,不能承当其事。
此书下有留形住世长生之术,中有保国安家久长之法,上有出离生死常存之妙,恐惧乎不见而患乎不行。
此身与古圣一般,但为之若是。
当今圣主惟道惟德,乃孝乃仁,一慈二俭,总循旧章,功成平泰之风,以此相合和气,使观者不离仕国养亲之德,常存无欲之心,久则民物淳淳,致君尧舜之上,以此流通,上报国恩。
按:《道德真经直解》卷首,影印正统道藏
叙道德阶梯科绍兴二十九年三月 南宋初 · 邵若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四、《道德真经直解》卷首
道者以无为显,实有为恃,权即有明无,悟无却智,此理也。
德者体道为法,而施于事,此事也。
道德二字,包含而无所不至。
所陈阶梯次第,缘道有浅深,德分内外,若不明阶梯,罔生互谤。
夫大道者寂然至虚,无形无名,而不可言。
其为书者无以记之,故曰「太易(音亦不易也。)」。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易动则始见一气之初,故曰「太初(太极也,太一也。)」。
老子指一气强名曰道,孔子曰形而上者谓之道,释氏陈四谛亦曰道。
故知三者垂教,总备于有也。
若不从有,焉可以无明无,以有明无?
故道有浅深尔。
太易者虚无也,因动为有之初,故曰太初,有气为形之始,故曰太始,气形相合而生刚柔之质,故曰太素。
气形质具,未相离之间,名曰浑沌。
浑沌既分,阴阳相荡,一气居中,万物生焉。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是故圣人仰观俯察,体天尊地卑,用之则为官长而明王道,立五常百行,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制,以治人理。
夫大道者无名无迹,无死无生,万劫常存而不变易,尊高无上,妙不可言。
夫上德者体无为为用,以一为法,而治天下。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下知有之而不见贤,万物将自化,所以无败无失者,盖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若失之则执一,而徇有为,而为内德。
夫下德者体一为用,以阴阳为法,而治天下,故孔子一以贯之。
善建者得一为正,万物将自宾。
若失一则徇五常百行于事,而为外德。
夫内德者抱一也。
盖一者国之母,生之根,抱一不离,则根深柢固,乃长生久视之道。
孔子谓之至德,而以道为本也。
又名中庸者,喜怒哀乐未发,心在阴阳之中。
释氏谓之中道,玄门失之,则殢阴阳潜运,而为法术。
夫外德者从五常百行修于身,孔子谓之敏德,而以行为本也。
处柔弱不争,若水而攻坚强,如慈俭,若拙讷之类是也。
失之则殢智巧华薄,骋强梁,驰田猎,而贵货居宠辱矣。
夫道甚易知,甚易行,而人好径,故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大道平易,而在不为而成,以要言之,皆归无欲。
不欲以静,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天者,止言道德,而非术也。
道有二道,德有三德。
一者虚无无为之道,二者一气有为之道,故道有二道,而分浅深。
一气之道又谓之至德,自至德已下皆属有为,故为三德,以分内外。
此皆正道法门。
夫道、德、阴、阳、人事,四者融通,合为一家。
若不能和会,则触途成滞,学者宜审详之。
宋绍兴己卯岁清明日本来子述。
道德真经集解序说淳祐六年十二月 南宋 · 董思靖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八
《史记》列传曰:「老子者,楚苦县濑乡曲仁里人也(苦音怙,县本属陈,因楚灭陈,故属楚,即今之亳州真源县也,濑或作厉。杜云:濑水出其西,故以名乡。)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盖尝适周问礼焉(《礼记·曾子问》郑氏注曰:「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与孔子同时。」疏云:「老聃,即老子也。」《说文》云:「聃,耳曼也。」《后汉·窦章传》注云:「老子为守藏史,复为柱下史。」《道藏玄妙玉女内传》其略云:玉女自九天降为天水尹氏女,适李灵老君,于殷阳甲十七年乘日精化流珠入玉女口中,已而孕,历八十一年,以武丁九年降诞。文王西伯时召为守藏史。故《论语》郑玄注云:「老、彭,商之贤大夫也。」疏云:「老是老聃也。」武王时迁为柱下史成康之时尚为柱史昭王时乃去官,故魏明帝《赞》云:「为周柱史,经九百年。」唐博士吴扬昊云:「既生商日,复仕周时。计其始终,乃历千载。」此皆举其成数也。按《实录》云:自商武丁九年周赧王九年升昆崙、还紫微上宫之时,计九百九十六年。《史记》曰:或云百六十岁,或云老子在代二百馀年,乃入流沙。此以孔子时人斟酌其岁数,不能知其实,所以每事言「盖」言「或」,及云「莫知所终」。)
故《家语》云: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等语,于是孔子发「犹龙」之叹。按《混元实录》:昭王时出关,穆王元年中夏平王东迁复出关,至西海校仙再还中夏,此问礼及五行等事,乃敬王十七年也。)」。
老子居周,久之不得以行其道,乃去周,寻欲西化异俗,至函谷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所终尹喜字公文盩厔县龙乡闻仙里人也。少好坟索,善天文秘纬,尝结草为楼,仰观乾象。康王朝为大夫,后召为东宫宾友,昭王时因瞻紫气西迈,天文显瑞,知有圣人当度函谷关而西,乃求出为关令,王从之。至关,乃曰:「夫阳数极九,星宿值金,岁月并王,法应九十日外有大圣人经过京邑。」先敕关吏孙景曰:「若有形容殊俗,车服异常者,勿听过。」预斋戒,使扫道烧香以俟。是时,老君昭王二十三年五月壬午驾青牛车,薄版为隆穹,徐甲为御将,往开化西域至七月十二日甲子,果有老人皓首聃耳,乘白舆,驾青牛至,吏曰:「明府有教,愿翁少留。」乃入白喜,即具朝服出迎,叩头邀之。老君逊谢至三,尹曰:「去冬十月,天理星西行过昴,今月朔,融风三至,东方真气状如龙蛇而西度,此大圣人之徵。」于是为留官舍,设座,行弟子礼。乃辞疾去官。十二月二十五日奉邀老君归其家,二十八日,授以五千言至次年四月二十八日,于南山阜辞决升天,戒以千日外寻吾于青羊之肆,至二十七年会于蜀李太官家。是时诸天众仙浮空而至,老君乃敕五老上帝等授《玉册金文》,赐号文始先生,位为无上真人,赐紫服、芙蓉冠等,从游八纮之外也。)
谓之老子者,盖生而白首,亦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道德经》者,其文载道德之旨,而可以常由也。
《唐艺文志》曰:天宝中,加号《老子玄通道德经》云玄序曰:「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天人之自然经也」。班固载《老子传说》傅氏三十七篇,邻氏四篇,徐氏六篇,刘向四篇。杜光庭云:注者有《尹喜内解》,汉张道陵《想尔》,河上公《章句》,严遵《指归》,魏王弼何晏郭象钟会孙登晋羊祜、裴处思、苻坚时沙门罗什后赵佛图澄僧肇梁陶弘景后魏卢景裕刘仁南齐顾欢灵仙人、秦杜弼、宋张凭梁武帝梁简文帝、张嗣、梁道士臧玄静、孟安期孟智周、窦略、陈道士褚柔、道士李播、刘进唐魏徵傅奕、杨上善、贾至王光庭王真仙人、胡超道士宋文明尹文操、韦录、王玄辨、尹愔徐邈、何思远、薛季昌、王鞮、赵志坚、车惠李荣、黎元兴、张慧超龚法师、任太玄、申甫张道成玄英、符少明。《唐艺文志》又有安丘望之、湘。逸其姓、程韶、王尚、蜀才、袁真、释惠严、惠琳、义盈、梁旷树、李允愿、陈嗣古、冯廓、玄景先生、杨上器、韩杜、贾大隐辟闾仁谞刘仲融、王肃、戴诜、玄宗卢藏用邢南和、冯朝隐、白履忠尹知章陆德明陈庭玉陆希声、吴善经、孙思邈李含光,凡四十家。而藏中所存李约、贾清夷、王顾杜光庭等,皆唐人,且不著于志,始知所录犹有未尽,惜名存书亡者十盖八九。河上公分八十一章以应太阳之极数,上经三十七章,法天数奇,下经四十四章,法地数耦。刘歆《七略》云:刘向定著二篇,八十一章,上经三十四章,下经四十七章。而葛洪等又加损益,乃云天以四时成,故上经四九三十六章,地以五行成,故下经五九四十五章,通应九九之数。清源子刘骥曰:「矢口而言,未尝分为九九章也。」严遵以阳九阴八相乘为七十二,上四十章,下三十二章。王弼合上下为一篇,亦不分章。今世本多依河上章句,或总为上下篇。广川董逌云:「唐玄宗既注《老子》,始改定章句,言道者类之上卷,言德者类之下卷,刻石涡口庙中。」玄宗《释题》云:「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经分上下者,先明道而德次之。」然其末又云:「是知体用互陈,递明精要,不必定名于上下也。」江袤云:「余昔于藏书家见《古文老子》,次序先后与今篇章不伦,亦颇疑后人析之也。」玄宗司马子微三体写本,有五千三百八十字。傅奕考覈众本,勘数其字,云: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妾冢得之;安丘望之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传之。三本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与韩非《喻老》相参。又洛阳官本五千六百三十五字,王弼本五千六百八十三字,或○六百一十,或三百五十五,或五百九十,多少不一。《史记》云五千馀言,但不满六千,则是矣。今云五千文者,举全数也。彭㭒《皇宋集注》有政和御注、道士陈景元、司马温公苏文定公辙王荆公安石王雱陆佃刘概刘泾、仙姑曹道冲、马蹄山达真子、了一子、李文和陈象古、叶梦得、清源子刘骥朱文公熹黄茂材程文简公大昌林东邵若愚。而倪文节公思、高士徐知常等注亦未尽录。)
大抵老子之道,以清净无为自然为宗,以虚明应物不滞为用,以慈俭谦下不争为行,以无欲无事不先天以开人为治,其于治身治人者至矣。
如用之,则太古之治可复也(《前汉·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欧阳修《崇文·总叙》云:「本清虚,去健羡,泊然自守,故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虽圣人南面之治不可易也。」)
以其所值之时,俗尚文胜,淳朴之风无复存者,而老子纯素之道,与时偕极,必待感而后应,故不得位以推是道于天下,盖知夫时数之有所忤也。
然终不能恝然于其道之无传,是以有教无类,且而眷眷于西方之异俗,则其悯当时、虑后世之心何如哉!
犹幸斯文不坠,故西关伺驾,东鲁见龙,而书与言之尚存也。
河上丈人、黄石公、乐臣公、盖公之徒,盖能究其旨而体之,敛厥用于一身,则在我之天下已羲皇矣。
及其道之有所授,则孝文以之为君,子房以之佐汉,曹参以之相齐,果能通一脉于苛秦之后,吁!
亦验也。
然使又有进于是,如其人羲皇之,则羲皇矣。
或者见是书词意含洪宽大,而不知致察于虚极静笃之时,存乎体之至严至密者,以为庶政庶事之本,乃徒务为闷闷若昏之量,而习弊反堕于优游姑息,遂有清虚不及用之讥,故不经而子视之。
呜呼,惜哉文中子曰:「清虚长而晋室乱,非老子之罪也。」朱文公曰:「晋时诸公只是借他言语来盖覆那灭弃礼法之行耳,使其心下污浊纷扰,如何理会得老子底意思。」《旧唐书·宪宗纪》李藩对曰:「《老子指归》与六经无异。」唐兵部李约云:「世传此书为神仙虚无言,不知六经乃黄老之枝叶尔。」故太史公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不为无见也。)
是经大义,固已见于诸家,然或病其无所折衷。
仆昏蒙晚学,过不自量,辄采摭诸说,亦间出己见,以补一二。
或诠其文,或逗其意,附以音释,订以异同,图便观览,庶日益日损,而契言外之旨于绝学无忧之地也。
或谓微言隐诀,多寓其间,故以首章有「无为」,在二丹则神气水火也,「虚心实腹」,则炼铅之旨,「用兵善战」,则采铅之方,「冲」字从水从中,乃喻气中真一之水,「三十辐共一毂」,为取五藏各有六气之象及准一月火符之数。
如斯等义,今皆略之(或者盖谓无者地二之火,有者天一之水,故举《潜通诀》云「两无宗,一有灵,化妙难窥」,及以知白守黑为金水之说。然此乃大丹之法,准《易》象法天地,以日魂月魄为药物,则《神农古文龙虎上经》三十六字,西汉淮阳王演《金碧要旨经》、东汉魏伯阳《参同契》、唐元阳子《金碧潜通诀》等是其法也。如《混元实录》云:「老君先授尹真内外二丹之术,然后告以道德之旨。」则是不以丹术杂于本经明矣。又曰:「三一九思,内修之要也;九丹金液,外炼之极也。」故所授太清诸经则专言金液外炼之事,然与前所举大丹之法亦少异。后辈见其有坛炉鼎灶之设,乃以灵砂金石等为外丹,殊不知后天有质阴杂非类之顽物,服之令人多躁失明,而且不悟其非也。或者又曰:无者神也,有者气也。乃以「有无交入为丹本,隐显相符是水金」,及「黑中有白为丹母,虚心实腹义俱深」,「三十辐兮同一毂」,等诗为證。此虽皆用经中之语以为诀,然其说自成一宗,盖内丹之法也。若尹真所受三一九思等法,虽曰内修之事,然与内丹源流亦自不同。大抵道法经术各有指归,不可以一书而兼尽诸家之义,茍强引而合,皆傅会也。)
何则?
性由自悟,术假师传。
使其果寓微旨,亦必已成之士,口授纤悉,然后无惑,区区纸上,乌足明哉!
况是经标道德之宗,畅无为之旨,高超象外,妙入环中,遽容以他说小数杂之乎!
白乐天云「元元皇帝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亦确论也苏文忠公轼奉诏撰《储祥宫碑》,其大略云:道家者,源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俭慈不争为行,合于《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木公金母之号,太乙紫微之祀,下至于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于道家。尝窃论之,黄帝老子之道,本也;方士之言,末也。得其本而末自至。)
噫!
修之身,其德真,以至天下,其德乃普,非二本也。
学者果能得一而有以贯通,则所谓杳冥之精,恍惚之妙,实昭然于守中抱一之中,而玄牝之机,橐籥之用,莫非道之所为也,惟深造自得者知之。
淳祐丙午腊月望清源天庆观后学圭山董思靖书。
按:《道德真经集解》卷首,正统道藏本。